雷锋,中国人最熟悉的名字之一,他“一心向着党”,甘当“螺丝钉”,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积小善为大善”,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平凡岗位上壮丽的人生诗篇。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雷锋精神在中国代代相传。也就是从那时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在全校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60年来,雷锋叔叔的身影遍布这所小学的每个角落,也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熟悉的那个人。

今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夕,学校师生做了个决定,要寻根溯源,去雷锋叔叔生前奋斗过的地方好好看一看。

第一次看到雷锋叔叔

是什么时候?

“我第一次看到雷锋叔叔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描绘的是他在帮助别人,他的脸上是带着笑意的。我觉得,雷锋叔叔是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殷舞阳说。 

“我第一次看见雷锋叔叔,是讲雷锋带着伤去抗洪一线的,我看着雷锋叔叔矮小的身影,但是觉得他有那么强大的力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顾芷毓说。   

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雷锋精神也已经传承了60年。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2)中队第60任辅导员张志芳:

1963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当时金沙小学五(2)班辅导员老师叫刘飞,他向孩子们介绍雷锋同志的事迹,然后孩子们也被感染了。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2)中队第1任辅导员刘飞:

我这时候就想到,我们学校旁边就有两位烈属奶奶,我就组织带领学生帮她们抬水扫地,女同学帮她们梳头洗衣服。一切东西都做完之后,请严奶奶和孙奶奶讲她们儿子在战场上的革命故事。

五(2)班的孩子们毕业了,照顾军烈属的事情被新一届五(2)中队接手。从此,铁打的五(2)中队,流水的少先队员,带动整个金沙小学,从身边事做起,追寻着雷锋的足迹,执着而又坚定。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2)中队第60任辅导员张志芳: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就是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学雷锋感觉已经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情。

听着雷锋和学长们的故事长大,孩子们也在追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成为他?

“我非常好奇,雷锋叔叔有什么魅力?”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朱妙涵说。

“我想更靠近他,更加了解雷锋叔叔。”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堂说。

今年,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前,金沙小学的师生代表们,决定去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抚顺寻找答案。

在雷锋纪念馆里,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勤俭节约的雷锋叔叔,他是技术能手,拖拉机、推土机、各种型号的货车都能驾驭。他爱学习、爱钻研、爱分享,还喜欢写日记,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

在辽宁抚顺陆军第七十九集团军某旅“雷锋班”,第27任班长牟振华向同学们介绍雷锋当年用过的物品和为他设立的床铺。

每一个刚来到雷锋班工作的新战士,给他安排的第一个铺位就是雷锋的上铺,目的就是让他离雷锋更近一些,让他能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

“觉得心里热血沸腾,我想跟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瞿思臣说。

2023年2月19日,孩子们来到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家中。60年时光流逝,雷锋一直活在他的战友和他辅导过的学生心中。

“我跟雷锋相处了将近4年,他就像一个大哥哥对我。有一阵我母亲来信了,我母亲身体不好生病了,雷锋背着我给咱家邮了20元钱,20元钱啊同学们,一个月咱们部队工资6元钱。雷锋说我是孤儿,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回忆。

几十年来,乔安山宣讲雷锋故事4000多场次,担任160多所学校校外辅导员,捐款10余万元用于扶贫助学。

“我要尽最大努力去讲雷锋的故事,到各个学校全国各地,讲到我不能说话。”乔安山说。

雷锋用自己的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人生戛然而止。那年,他才22岁。

“1960年,他担任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我受到雷锋叔叔多次的教诲。”2023年2月20日,同学们来到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家。

“我立志要向雷锋叔叔学习,17岁的我走进了军营,军队生涯46年。”孙桂琴说。

孙桂琴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14次被军以上单位授予先进个人和标兵。

“有好多人也问我,讲述雷锋的故事60年,当校外辅导员54年,这么多年把业余时间全奉献了,图的是什么?说心里话,我图的就是让你们这么多孩子,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孙桂琴说。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 ”雷锋日记里的人生叩问,穿越60年,依然直抵人心!

“为什么孩子爱他,老百姓爱他,那就是一个奋进,心里无我有他人。就像他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所以他活得幸福活得奔放,而且他愿意把自己的整个心掏给人民,掏给祖国。”孙桂琴说。

在雷锋精神发祥地寻访的日子里,那个可敬可爱的雷锋叔叔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他没有什么伟业和壮举,但却用数不清的平凡小事,成为了响亮的名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想要学习他,成为他。

“我会画一个五彩缤纷的雷锋叔叔,我感觉雷锋叔叔充满生机,他有很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就像一抹抹不同的颜色。”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顾芷毓说。

“我回去想跟同学说,学习雷锋叔叔,其实不用做什么特别伟大的事情,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五年级学生戴子杰说。

金沙小学毕业生江苏省南通玉兰眼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玉兰:

“我是1969年金沙小学五(2)雷锋中队毕业的,我们1998年成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了我们的全体员工照顾这些革命老人。在母校的教育下,使我有一种能够真正去为别人做一点事的劲。”

金沙小学毕业生 江苏省南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退休干部 张启芬:

我是75届金沙小学五(2)中队的,工作以后,我们更多的是帮扶困难户。

金沙小学毕业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教授 顾宇彤:

我1982年毕业于金沙小学,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无私奉献,这让我坚定地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还参加过援外医疗,在摩洛哥工作过两年,为非洲人民解除病痛。

金沙小学毕业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张严峰:

我是1991年毕业的,做一名医生以后,雷锋精神也不断在鞭策我。在过去三年的抗疫过程中,冲在第一线参加医疗救治,雷锋精神在各个时代赋予了各个时代的意义,以新的形式赋予了它的内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校长严永梅:

60年来,雷锋精神早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全体师生将继续高举学雷锋的旗帜,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