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100

去年‍‍

官微曾记录过北大2022级本科新生

圆梦北大的喜悦

在这特殊的时点

我们对其中6位进行了回访

希望他们在北大已半年有余的感受

能为正在奋力拼搏的你

带来温暖与动力

王馨瑶

中国语言文学系

6岁时意外受伤,却没有使她停下前进的脚步——她的故事重新定义了“乐观”和“坚毅”。

与家人一起生活在燕园是怎样的体验?

北大拥有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也有着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为了方便我入校后的学习生活,学校专门为我安排了带独立卫生间的单间宿舍,也让爸爸妈妈陪我一起住在校园里。

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燕园中让我少了些离家在外的孤独感,也让燕园多了一份家的温馨。家人的陪伴和照顾为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减少了很多困难,他们也很高兴能见证我的每一步成长。爸爸妈妈都是喜欢自然的人,会经常在燕园中散步、拍照,去未名湖边看野鸭和游鱼。周末时,一家人会经常一起在学校散步,感受燕园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王馨瑶摄影作品

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现代思想与文学经典讲读”是我非常喜欢的。通过学习,我对一些曾经读过的作品有了新的理解,过程中也在不断发掘着自己的兴趣。我对“文学”依然抱有很多美好的憧憬,或许我对“文学”或“中文系”的理解在未来会发生转变,但我也十分希望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探究。

来到北大后,自己有什么变化?

觉得时间突然变快了:先是高考后草草收尾的暑假,然后是充满紧张和新鲜的第一个学期。如今又是一个新开始,我的内心已从频繁的慌乱逐渐回归平静,兴奋和轻微的不安已经消褪,今后只要缓缓地走平路。

钟朋辰

经 济 学 院   

一有时间就会帮母亲做保洁的他,带着父母的期待和对北大的爱,向目标不断靠近。

北大和之前的想象有何不同?

中学期间慕名而来,那时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如今自己置身其中,在脑海中留下刻印的已经不仅仅是未名博雅这些众人熟知的标志。我遇到了很多有趣且优秀的同学,在课堂上听学识渊博的老师谈笑风生,在某个幽静的角落和一只猫咪邂逅……这些经历逐步构筑起我对北大更为完整的认知,我对北大的印象也变得更加立体。

和6年前认识的北大学长学姐之间有什么新故事吗?

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工作,平时交流不多,但驻留在心中的回忆和情感永不会消逝。有幸的是去年国庆假期之际,之前认识的学长陪我逛街,带我慢慢认识这个仍然稍显陌生的城市。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小学刚刚毕业的我和这群北大学子在家乡畅玩的画面,不禁感慨光阴荏苒,也感慨我们之间的友谊历久弥新。

你之前说希望成为“既有学识又多才多艺”的人,你为这个目标作出了何种努力?

除了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之外,我自主学习了PS、PR等图片设计类、视频剪辑类工具,还会抽出时间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如《细雪》《第一哲学沉思》等。对于这个目标,我觉得很难说有一个具体的步骤去实现,我认为只要在学业之余、尽可能抽出多一点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内容足矣。日积月累下来,或许就可以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我会坚持下去的。

刘佳茵

历 史 学 系   

北大图书馆的桌子上有一句同学写下的诗:“静,轰轰烈烈的静。”这是北大留给刘佳茵的深刻印象,更是北大之于她的独特魅力。

真实的北大生活是否给你带来挑战?

记得高三下学期一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走向大世界”。对当时的我而言,眼前的试卷与迫近的高考之外,那个“大世界”是遥远且模糊的。由今瞻顾,方觉那个饱含着老师们殷切期许的作文题目便是对我由高中走入大学最贴切的诠释。

“走向大世界”的题眼是“大”。北大之“大”,尤在于兼容并包,给予每一个纯粹的理想以容身之地。对于高中时期便确立人文学科理想的我而言,北大所提供的沃土尤为珍贵。文科并非显学,而在此深耕之人,往往如同修行一样需要更赤诚的热情与自洽的内心。纵使已然深谙人文之美,在初入历史学系之际,我仍不免在外界的喧嚣之中陷入与“意义”的缠斗。所有诸如“学历史有什么用”“将来如何就业”的发问,都在提醒我思考在这个更广阔的世界中,自己正走在怎样的道路上并希望抵达怎样的彼岸。

在北大的第一学期,有什么具体的收获?

在初入史门的一学期中,我不仅在课堂上一次次贴近尘封于过往的金戈铁马、市声田歌与木鱼罄钹的悠远回声,亦在与来自各院系伙伴的交流中接触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等与史学相得益彰的人文社科思想。除此之外,历史学系师长们的热忱令我备受鼓舞:班主任李文丹老师漫步于“演绎”的文学与“归纳”的历史之间,并在罗马雨天的中世纪回响中找到了“令人幸福”的学术道路;罗新老师则在用脚步丈量世界之中将热情倾注于原本掩埋在尘埃下的“小人物”身上,并将这样的关怀通过书写带给大众······

我愈发意识到,北大给予我最珍贵的礼物是一束光,照亮了那些人迹罕至的道路,使路上的风景生动清晰起来。那些本可能忽略或因望而生畏而放弃的道路因北大而成为心之所向与精神家园,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北大拓宽了我人生可能性的边际,并给予我逆流而上的勇气与坦然。

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话?

请相信,在漫漫征途之后徜徉燕园,看着博雅塔与初秋蓝天倒映在粼粼湖面上,定会深感不虚此行。当在课堂上任由跃动的思想在心中掀起涟漪时,也定会发现这个数辈先贤曾经驻足的湖畔,果真承得起一个青年最炽热的理想。而一幅由北大带来的开阔盛大的新世界图景,亦已然在眼前缓缓展开。

欧阳卓

工 学 院       ‍

幼时重中度听力损伤,却一步步克服障碍、挑战自我。他以高考680分、英语听力满分的成绩,推开了北大的门。

有参加或听说什么有趣的社团活动吗?

开学时,很多社团都发放了相关宣传,其中有我慕名已久的山鹰社。我在高中就听说过北大山鹰社攀登珠峰的故事,北大学子的冒险精神以及浪漫的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仿佛飞越雪山的雄鹰一样激励着我前行;同时,自行车协会的海报也十分吸引我,他们的假期旅行让我十分羡慕。我从小就对旅行和未知的风景有一种憧憬,仿佛高山雪莲一样充满神秘感。不过因为精力和时间所限,最终我选择加入了工学院乒乓球队,在课余时间和球友们切磋十分快乐,而时间也可以自己把控。

欧阳卓(左二)和工学院乒乓球队的队友们在一起

大学生活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上了大学之后,生活和学习的规划全靠自己摸索。如果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空闲时间一不留神就悄悄溜走了。但如果有明确的目标,有时候甚至可以超额完成任务。我有两个体会:

其一是“万事开头难”。比如当觉得刷数分的题目很难,想先玩会儿手机放松一下时,很容易长时间沉沦其中、一发不可收拾;但如果克服了一开始的心理障碍,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自己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其中的根本区别就是行动门槛不同——看手机门槛更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看书则需要集中注意力,难度较大。但一个自律的人应该勇敢地抬腿往上走。

其二是“一鼓作气”。当人忙碌起来时,会不由自主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所以事情来了最好一鼓作气,否则拖到后面只会让焦虑翻倍。所以建议大家也可以尝试这两个方法:学的时候说静就静,玩的时候尽情放松。拿得起也放得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对新学期有怎样的期待?

上学期参加了学校的“爱乐传习”一二·九合唱比赛,我因为五音不全所以想报名参加工作组,但又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最后就咬牙进了合唱组。

进入之后才发现唱歌这件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段经历也让我收获颇丰:原来我畏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所以我希望自己在新学期能更勇敢一点,去挑战未知事物,看到全新的风景。

平措旺扎

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

一封跨越3600多公里的录取通知书,把平措旺扎带到了北大。家中三代从医的他,终于实现了从小就非常坚定的学医梦想。而在北大,他的丰富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北大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瞬间?

在高中时我就对摇滚乐有着很强的兴趣,当时也听说过北大著名的“百团大战”,想要加入北大吉他协会的种子从那时起就在内心深处被种下了。

于是一入校我就加入了吉他协会。招新当天晚上,所有人都在新太阳学生中心地下一层集合,讨论各自喜欢的音乐,时不时也会有人向会长点歌。从周杰伦的《晴天》一直唱到The Beatles乐队的Letit be,大家围在一起弹吉他唱歌的场景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感动不已。

有没有突破自我的经历?

收获最大的一件事情莫过于是参加医学部开学典礼的演讲活动。我以前从来没上过演讲台,更没有在全校老师和同学面前演讲的经历。那次演讲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当时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这次经历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信心以及调整心态的能力也大幅提升。

在大学生活中,还有什么想做的事?

我想再学一个乐器,和在音乐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一个乐队,然后一起玩耍排练,多积累一些上台演出的体验。同时,我也想参加医院的志愿者服务,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感受医学的温度。

万竞屹

光华管理学院

“在光华,拥抱更多可能性”是北大为她打下的一束光。在北大,她感受着“有坚定,有执着,有孤身一人的享受,也有众人拾柴的力量”。

在北大有什么好玩的经历?

我加入了辩论队,就“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我加入了光华国际学生交流社团(GISA),和来自不同学校的朋友共同探索燕园之美;我还参加了热闹的国际文化节,在“沃土计划”里参与文创设计,在校团委文体部协助学长学姐们进行二重唱《一半》的拍摄……北大的生活充满乐趣,永远不会有无聊的时候。只要你想,就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欢喜。

万竞屹(右)在北大各种活动中‍‍‍

遇到困难时,北大给过你怎样的指引?

刚进入大学,主要面临的是从一个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刚入学时,学院的新生帮扶活动给了我很大帮助,本院的学长学姐们一对一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参考,学院教授们的宝贵答疑和“知明时光”等活动让我们可以和前辈们交流心中的疑惑。“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里着不是一句简单的俗语,而是北大人之间浓浓的相互关怀。

对自己还有怎样的要求?

要成为什么样子、能成为什么样子,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努力。和高中学习很不一样的一点是,在北大,你有很多自主掌握的时间。要更加自律地做好安排,平衡学习与生活。

距高考仍有百日

愿学长学姐的分享能为你提供帮助

也愿你对北大的憧憬能够逐渐具象

加油!北大等你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宣传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采访:高科、秦雨洁‍‍‍‍‍

编辑:冯岱‍‍‍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李芮迪

责编:李霁

北大之美,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