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政协代表以及各类优秀人才于2021年3月4日齐聚北京,拉开了两会的序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学习“两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回眸抗疫之初,84岁的钟南山逆行武汉,经过调查,发出了“人传人”的警示;张伯礼在抗疫期间做了胆囊摘除手术,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从一线撤回时,他说“轻伤不下火线,小手术又算什么呢?”;作为金银潭医院的院长,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坚守岗位,协调各方,他说“我必须跑得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陈薇院士率领团队夜以继日的研制疫苗,攻坚克难,有条不紊,她说“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消防员、志愿者以及环卫工人、公众人物等,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换来“山河无恙”。面对疫情,派遣援助医疗队、火神山、雷神山和众多方舱医院的修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国家加大防控产品的生产力度,深入对新冠肺炎的研究,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这些难道不是对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好的诠释吗?

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方面持续努力,不断巩固防控成果。针对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必要条件,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时刻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不光在面对疫情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把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展望未来,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文/杨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