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训教育的活动现场,很多家长纷纷反映说“我家孩子学习状态好的时候,学得特别快;可是当他不想学的时候,就拖拉起来没完儿,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走神,一点儿作业他要拖延很久才能做完。”

家长们迫切想知道的是:“怎么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学习热情,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能够主动地想学习。”

如果希望孩子主动地学习,那其实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让他的学习行为有效果。如果他的一个学习行为能得到好处,那这个行为就会坚持下去。如果他的学习行为没有好处,得到了坏处,那这个学习行为就不会坚持下去。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其实不只是人类,动物也是一样。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用鸽子做过一个实验,他专门做了一个箱子,叫是斯金纳箱。

他把饥饿的鸽子放到这个箱子里边,鸽子饿嘛,它进来后就到处乱啄。它啄别的地方都没有反应,但是它只要啄到其中的一个按钮,一颗食丸就会出来给它吃。鸽子开始还不懂,它吃完这颗食丸后会继续乱啄,等它下次又啄到这个按钮的时候,又有一颗食丸出来给它吃,几次之后这鸽子就学会了,如果我饿了,那我直接就啄这个按钮,那我就会得到食丸,因为啄按钮的行为会有好处,所以鸽子啄按钮的行为就会被强化,鸽子就会自动自发的去啄这个按钮。

但我们反过来,如果每次鸽子啄那个按钮之后什么反应都没有,如果啄按钮本身又没有意思的话,那鸽子要不要啄按钮?这个按钮他肯定不会啄。如果鸽子每次啄了这按钮,不但没得到奖励,反而遭到一个电击,会怎么样?鸽子就会逃避这个按钮,离这个按钮远远的,这就是一个惩罚。

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如果一个行为得到好处,那么这个行为便会坚持下来,我们把它叫做强化。如果一个行为得到了坏的结果,这个行为就不会发生,这个我们把他叫做惩罚。我们再来看孩子的学习行为。在孩子每天的学习中他是得到了强化,让行为坚持下去?还是受到了惩罚,让他想要逃避呢?

如果孩子有一次特别快速地完成了作业,完成时候的这种成就感,会让他发现很好;如果你又把他的后面的时间给他来自由安排,那孩子回到家后会立刻写作业,因为完成的时候好快乐,之后自由安排自己时间的时候也很快乐,那孩子就要坚持学习。但如果孩子学习的时候,任务很枯燥让他做得很难受,或者你因为他学习状态不好责骂他,那就相当于学习行为伴随着很多坏的结果,那这个学习行为就很难坚持下去。

所以你看孩子每天的行为,哪些行为他做得特别好,能够坚持下来,那一定是这个学习行为中有好处。哪些学习行为他总是很难坚持,那一定是这个行为没让他得到好处,甚至有坏处。

别说孩子了,其实很多大人也是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才看那么多书。在挥汗如雨地运动后,获得舒畅和快乐,他才能天天想去健身房。所以行为主义对于学习动机的判断,抽取出一句话来,就是有好处的行为,便会坚持;没有好处的行为,没法坚持。所以,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激励吧,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