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一门熟练工种,需要时刻学习时刻打磨,所谓尽头和高度是不存在的,只能带着对这份职业的兴趣和听上去有些缥缈的热爱,带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谦虚,才能有动力,有进步,有收获。听得懂,说出来,是口译中两个关键的步骤。听得懂更为关键,因为没有输入就很难有高质量的输出。听和懂,又是两个部分。从听到懂,需要大量知识积累和快速的消化转化。所以,知识积累,就是首先要聊一聊的话题。

高中阶段,大多数时间读书是功利的,为了考试和分数。大学里,读书也有功利的成分,毕竟期末考试还是需要有一点死记硬背的内容。再后来,考研、考博都需要一点功利心,然而对于一名译员来说,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却不能有功利心。一旦有,就会走向狭长的黑暗渠道里,越走越窄。也许知道某个专业的知识会很多,但很难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程度。更难以在口译实践中获得忽然打通任督二脉的成就感。

读研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读了经济、法律、历史等很多看上去和口译专业毫不相干的书,还是原版的!可能因为我从小读的是普通学校,不是双语学校,童子功不好,我一度觉得特别痛苦。可是没办法,大家都在读,我也必须读,不读的话考试分数就会变成班里倒数第一,给我急病了一次。

当时读的书,当时并没有太深的体会,也并没有感觉到它们会对我后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几年过去了,再回头看,想想这些年无论去哪都喜欢带本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和知识也不害怕不回避,反而有点想征服一下,就十分感谢当年老师的那种“强迫”。整理书架时,发现每年读书的数量在20+,不算什么大成就,唯一满足的是,这些书和我的专业几乎没什么关联,除了小说。前几天整理这些书,有点欣慰,从功利阅读到非功利阅读的过渡,似乎就是在读研期间完成的。

这也就是我想说的,大量的持续的非功利阅读才是知识积累的正途。

昨天读了一篇《蒙特雷学员给翻译新生的十条建议》,里面就有一条提到了这一点。经济学、法律、金融学、新闻、历史、人文乃至自然地理,都算上,在我看来,这些学科在我们选择大学志愿时会觉得不能够马上转化为较高的薪水,但它们是组成社会运转的一根根重要链条,是基本的游戏规则。

以前我觉得我不会去读历史,虽然我感兴趣,但我记忆力不好,常常做不到横向对比各国,纵向对比前后朝代。另外我地理也不好,我除了喜欢地中海这个词的英文发音,除了记得地中海周边国家的水果很好吃,很多时候都想不起来它具体在什么位置。后来发现,这些弱点和不足都可以通过大量的、反复的阅读来弥补,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反复强化,并不是不去读不去接触的借口。

说到这,我很喜欢房龙写的书,推荐一下。虽然很惭愧,我并没有完整读完,但内容还是很吸引我,每次读几段都是种享受(最好读原版或中英对照版)。

几个关于非功利阅读的小建议。

1. 读固定的内容。比如原版的杂志、新闻网站。每天固定几个时段读读,这个时段可长可短,可以是十分钟,也可以是一小时。但个人觉得不必要超过一小时,设定的时间太久,就难以集中精力,还会造成负担,反而难以执行。

2. 读最新最热的内容。比如最近很火的Go,以及相应的AI技术,由此可以延伸到无人驾驶,到混动汽车,最终也许可以回顾一下汽车行业的术语,形成一个小规模的闭环,到哪停下来自己说了算,想到哪就读到哪。

3. 读自己平常不感兴趣的内容。都说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心理学,我一度以为对它感兴趣,还曾经因为给《社会心理学》的作者做过口译做了很长的词汇表,后来发现我并不感兴趣。直到最近我突然觉得似乎也可以读一读,这就好比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读《红楼梦》会有不同感触一下。不要让惯性思维封闭了自己。

4. 读已经读过的内容。我读书有时候记笔记,但回头看的时候不多。但有时看到精彩处会把书画上高亮,遇到同样的话题,会把以前读过的内容拿出来再看看,理解也会不一样。

5. 注:这里说的书,并不只是英文,可以是中文,更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

非功利阅读就像摆脱了游泳圈游泳,可以不考虑环境,不考虑水温,不考虑浮力,当然,水是否干净,还是需要考虑一下。

祝,读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