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文言文(中)(ps怎么学)如何学习ps,
3、了解作品的历史
古代经典,和历史密不可分。有些文言经典,本身就是在记录历史。学好文言文,对作品所处历史了解,必不可少。
先秦作品中,大量提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桀、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人的典故,还有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人物如伊尹、姜尚、比干、箕子、伯夷、叔齐等。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关系更为复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每个诸侯朝代更替君臣贤士,指不胜屈。这也是众人对古文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但当我们真决定去学习历史时,并不难。例如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情,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详细记载了。普通的注解版本,对书中提到的重要人物,都会有简要的介绍。
《史记》是一本很有用的书,我在阅读某些经典时,经常先去看《史记》中的某一两篇。例如看《论语》,先看《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面介绍了孔子和他主要弟子的经历;看《楚辞》,先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或者找屈原的传记来看;《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评论很精彩,能看出司马迁的悲愤之情;而看《史记》之前,最好先看《报任安书》。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信,在信中陈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以及他为著《史记》而忍辱偷生的经历。
看《世说新语》需要了解魏晋时代的历史;看《孟子》可以结合《左传》来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看杜甫的诗集,需要了解大唐盛世和安史之乱;看苏东坡的诗文,需要了解宋代历史,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期间的历史;看陶渊明集,最好了解陶渊明的家世,陶的爷爷曾是东晋大将军,算士族之家。《宋书·陶潜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所以,陶渊明根本看不上督邮这种小官啊。
现在诸多重要经典,写在先秦时期。因此,先秦时期的历史很重要。这段时期的历史,看《左传》、《战国策》、《史记》就够了。
所以,看一部经典之前,适当的了解一下作品的历史背景,对理解作品很有帮助。可以找简单的历史书来看,也可以看看作者的传记。不用害怕,中国历史就这么多,等看完几本书后,整个历史轮廓就能了然于胸。有人担心这么多历史没时间了解啊!余生很长,何事慌张?慢慢看嘛!了解中国历史,花半年时间来看相关的书足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4、从休闲到专业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前文说要了解那么多历史,很多读者估计头大了!
也有一些作品是不需要了解历史的,连作者个人的经历都不用知道,这类书,趣味性很强,很少用典故,也不会有什么历史人物出现。《聊斋志异》就是这类书。
《聊斋志异》除了开始的序言篇引用了不少典故以外,后面的故事,根本不用了解任何历史背景。里面记录了各种奇闻异事,狐妖鬼神,有长有短。来看一篇短的:
郓城张济宇,卧而未寐,忽见光明满室。惊视之,一鬼执笔立,若魁星状。急起拜叩,光亦寻灭。
由此自负,以为元魁之先兆也。后竟落拓无成,家亦雕落,骨肉相继死,惟生一人存焉。
彼魁星者,何以不为福而为祸也?异已!
--蒲松龄《聊斋志异·魁星》
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情节颇为曲折。从张某看见有鬼入室如魁星状,到自负以为自己会考试中得元魁,再后来家败人亡,最后还有一段议论。还是很好懂吧?
不要简单看完就完了。之前说经典要结合生活来看。现在很多人很喜欢算命、解梦、看瑞像什么的,不和故事中的张某一样么。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执著这些。
《聊斋志异》共二十四卷,四十多万字。作者蒲松龄,写于清朝,距今三百年左右,单篇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易懂。就算某些词不明白,错过也不影响情节。看《聊斋志异》可以不用看注解和译文,直接看原文。
清代纪晓岚写过《阅微草堂笔记》,同样是记录一些奇闻异事狐妖鬼神之事,也易懂。
还有本很有名的小书《浮生六记》,清代沈复所作。来看第一篇:
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此书作于清代,距今约两百余年。此书之中,包含作者的甜蜜与辛酸,幸福与愁苦,欢笑和血泪。我在阅读之余,时而叹其不时,时而恨其不争。细看其文字,几乎没有生僻字。那四句关于“芸”外貌神情的描写,美不美?若译成白话文,韵味全无,平淡之极。而书中似此俊秀文字,俯仰皆是。特别是第四章《浪游快记》,是很好的游记写景之典范,学习写作之人,不可错过。
大体有这样的规律:距今越近的文言文作品,其文字越容易懂。清代的比明代、宋代的好懂,明宋又比魏晋唐的好懂,秦汉之前的经典,就更难懂一些。但也不尽然,这和作者风格相关,还和作品内容相关。
刚才列举的三本书,都可以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书。看着不累,增加情趣,还能让自己适应文言文的说话方式。为人父母者,若好好看前两本,则每日都有故事逗乐小朋友了。
当然,应该还有别的书,等以后发现了,再继续补充。
佛教、道家的经典比较难懂,因为其比较专业。相对来说,《论语》《孟子》比《老子》《庄子》要好懂一点;但老庄比《金刚经》《法华经》要好懂一点(《六祖坛经》易懂,是个例外,可能是因为其非文人所做);相对来说,讲历史故事的《史记》比儒家经典要易懂,当然也因为《史记》写得晚。
5、从短篇到长篇
之所以让大家读《论语》,一方面因为《论语》很重要,另一方面因为《论语》每节很短。就算其中一节读不懂,没关系,不影响读下一节。类似的经典还有《老子》,每一章都不长,但《老子》比《论语》要难懂一点。
相对来说,《孟子》《庄子》中有些篇章比较长,不容易读。当然,《孟子》比《庄子》又好懂一点。读《老子》《庄子》困难的地方在于,有时就算懂了文字意思,也看不懂作者在说什么。它们和修行相关。
《左传》《战国策》《史记》有的单篇就更长了,这类书需要的时候可以挑一些章节看,等哪段时间有空了,再下决心看全本。
学习文言文,可以从短篇开始。关于短篇,我推荐两本书。
《世说新语》,这本书写于南朝时期,记录了魏晋名士的行为轶事,有故事,有言行,幽默风趣。如下一篇: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是魏晋名士,还调笑过谢安;当时有风俗,七月七日富人都会晒绫罗绸缎。即使这些背景都不了解,看这一小节,读者仍会觉得有意思。
《世说新语》记录了一千五百多个人名,但这并不影响阅读其单篇的内容。以后了解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后,再读一遍,又会对作品有进一步理解。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看:《是真名士自风流》。
经典就是那些,你会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在读......”的书!
另一本书《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的一些小品文集。来看一篇: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子瞻不能决。口谓眼曰:“他日我患,汝视物吾不禁也。”
--苏轼《东坡志林·疾病》
这里写苏东坡自己患了红眼病,有人说不能吃肉,然而“口”不乐意了,“口”说:是‘眼’病了,凭什么不让我吃东西啊!以后我病了,也不禁止‘眼’看东西就好了!”真是一妙人也!
我很喜欢苏轼的文章,再看一篇吧: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
这是讲苏东坡在黄州之时,想在某地买田,考察看田期间病了,找庞安常看病。如果一遍看不懂,多看两遍,就懂了。
里面大部分文章都易懂,不懂之处看看注解也就过去了!文字优美,语言风趣,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教材。对学习写作的人来说,此书亦不容错过。其中游记、杂文、述事都很精彩。
类似的小品文,历史上有不少,晚明时期更盛。我还没细读,待日后再来补充吧。
有人一开始就看《资治通鉴》,这种倒不是不可,但容易半途而废。读这种书需要有大段的时间,还需要有很好的耐心。
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那些一开始特别精进的人,放弃的时候,也特别快!
我喜欢从易到难,每天看一点,一本一本来。等持续半年一年,文言文水平自然提升,介时再挑战一些难度大的书,就不在话下了!毕竟福不唐捐啊!
(未完待续)
本想写完这篇结束,发现内容越写越多,干脆再来一篇,计划本周三推送下篇。周三之后,计划休息一段时间。
如何学习文言文(上)
给诗人王勃的一封信
来,带你看个不一样的孔子!
学会让智慧自己增长!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