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维和工兵分队翻译的学习感悟(ps学后感)ps学习感悟,
一份跨越山海的学习感悟
■中国第12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翻译 王 俊
近日,记者到第82集团军某旅采访,在该旅远火营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展板上,一名军官的学习体会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作者是该营正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排长王俊。前年7月,该集团军选拔中国第12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随队翻译,王俊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脱颖而出。
在这份体会中,王俊结合维和一年来的所见所感谈感悟、聊心得,既言之有物,又朴实无华,读来引人深思。最近,这篇体会被搬上了讲台,成为远火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鲜活教材。今天我们将其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战友带来启发。
——编 者
去年10月16日,南苏丹当地时间凌晨2点、北京时间8点,我和维和工兵分队的战友们早早起床,守在电视机前,全程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在维和任务一线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内心有种难以言表的自豪感……
大会已胜利闭幕,这段时间以来,我结合维和经历反复学习大会报告,理解越来越深刻,认识越来越真切,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条体会。
体会一:中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这段论述,我有切身体会。
当时刚被选定为随队外事翻译,我还有些紧张,毕竟“外事无小事”。我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强化训练,从任务地生活习俗到政治经济情况,再到国际交流相关规则,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让我意外的是,自从抵达南苏丹那一刻起,我发现沟通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吃力,一切都很顺畅。
比如在任务区,无论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军人和民事人员,还是当地官员和居民,只要看到中国军人、中国国旗,都会带着真诚信任的微笑主动打招呼,也经常用“China Good”“Friend”等词汇来表达对中国的赞美。这种和谐的氛围,虽然让我感觉轻松许多,但还是有些不明所以,直到那次我遇见一位来自卢旺达的军事参谋。
那天,我在机场协调转运物资,一位来自卢旺达、负责货物转运的军事参谋看见我左臂上的中国国旗,便激动地跑到我面前说“Nanjing Paobing”,我顿时有些蒙。他又重复几遍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是“南京炮兵”。他叫爱德华,曾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一名留学生。巧合的是,那也是我的母校,并且我们还同一年在校学习,算是名副其实的校友了。
“中国对非洲以及世界很多国家的援助是无私的、全方位的。”在深入交谈中,爱德华言语间满含对中国的感恩,“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第一时间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捐赠疫苗、援助抗疫物资、派驻医疗分队,挽救了我们许多同胞的生命,中国对待我们就像对待亲兄弟一样。”
在维和日子里,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力量。
体会二: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有这样一段阐述:“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里,我还想用一段经历谈一谈我的理解。
中国维和工兵分队主要维护任务区范围内的主要补给线,为南苏丹人民及联南苏团打通物资运输补给线。负责为我们提供武装护卫的是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维和步兵营,他们十分尽心尽责,无论是烈日炎炎的正午施工,还是披星戴月的深夜抢修,两国维和官兵始终伴随我们左右,为我们提供“贴身式”防护,让我们很受感动。
一次施工间隙,孟加拉国维和步兵营的官兵率先打开话匣子,主动提及一件事:去年6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正式通车,极大强化了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地区与首都达卡之间的交通联系。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能力限制,在帕德玛河上架一座桥是孟加拉国几代人的梦想。承建的中国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历时8年连续攻关,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你们祖先靠勤奋和智慧积累的经验,现在正逐渐惠及我们。”孟加拉国维和官兵说,“以前空荡荒芜的河岸如今新建了工厂、商店、加油站等设施,期盼多年的梦想成真了,我们都叫它‘梦想之桥’。”
维和期间,和外国友人交流,他们评价中国的高频词汇有“友好”“善良”“守信”“正义”等等。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有说服力的优势和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国情,也同时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体会三:坚定文化自信,担起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维和期间,我参与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外国友人喜爱。维和外军官兵中,有人喜欢中国京剧,有人痴迷中国武术,还有人读过四大名著,每逢联合国重要节日或者组织活动,都会邀请我们去表演节目,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舞龙、变脸、武术等传统节目,他们百看不厌。
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我将一个中国结赠送给来自尼泊尔的军事参谋苏鲁查娜,她高兴得连连致谢。原来,她很喜欢研究中国文化,还知道中国结渊源久远,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代表,寓意团结、幸福、平安、吉祥。苏鲁查娜一回到办公室,便把中国结悬挂在了全家福的相框上。
对外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股强劲的正能量,不仅滋养着代代中华儿女,也在深刻影响着世界。作为新时代青年官兵,我们同样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更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奋发昂扬,向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书写强军文化新篇章。
(解 潇、解放军报记者韩 成整理)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